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我關係中的倫理議題
Ethical Issues in Self-Others Relationship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理學院  心理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葉光輝 
課號
Psy5313 
課程識別碼
227 U229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南館地下A 
備註
總人數上限: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華人心理學角度探討一系列鑲嵌於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與道德議題。傳統倫理學偏重從「應然」面思考某些具普同性的道德原則,本課程切入角度則更強調:(1)透過實然面的探討,深入理解不同個體在面對類似議題或情境時,何以會展現出充滿個別差異行為模式,及其背後對應的不同心理運作機制;(2)倫理與道德決策/行為不僅發生在各種人際情境中,這些人際互動情境也鑲嵌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中,在思考相關議題時,應更留意文化差異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免誤將倫理或道德原則的普同性偏誤地安置在以西方文化為主的思考上。
為了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來介紹當代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倫理議題,以及從華人心理學視角重新解讀這些議題,本課程規劃了「家人關係(著重跨生命歷程的親子關係)」、「人我關係」兩大主軸,在每一主軸下將依序介紹一系列涉及倫理決策或行為的心理學關注議題,例如成年子女對父母的照顧義務與意願、同理心對人際互動行為的影響、疫情與污名化行為的關聯等。探討各週議題時,除了藉由實用且生活化的研究成果與實驗來引介社會心理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也會依各週討論議題的需要輔以倫理學、社會學的相關理論或研究,透過跨領域知識的對照與思辯,讓學生得以拓展更多元、整合的視野來看待日常的人際倫理議題。  

課程目標
本課程兼顧理論知識與實務應用,一方面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社會互動情境,有系統地介紹心理學的知識與觀點,另一方面也重視學生從課程中反思個人生活經驗,運用課堂所學練習應對自身在各種人際、家庭或社會關係中可能遭遇的倫理問題。本課程同時透過講授、影片賞析、課堂討論等多元化設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課堂交流。修課學生需預先閱讀各週指定教材(包含研究論文、科普書籍指定章節、影片等等),熟悉當週課程內容重點、發掘課堂討論問題。 
課程要求
■ 課堂參與及影片賞析:需於課前閱讀當週指定教材或影片,以利課堂參與討論
■ 每週小組討論:運用所學反思自身生活經驗、學習理解與整合他人觀點
■ 期末小組報告:練習團隊合作完成專題報告、學習整合各種回饋意見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2-5小時 
Office Hours
每週五 13:00~16:00 備註: Advance reservation is required. contact email: ykh01@gate.sinica.edu.tw 
指定閱讀
1. 周偉航(2018)。〈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十五):規範倫理、應用倫理,與描述倫理〉。見https://vocus.cc/zha_magazine/5b6d8334fd89780001a0657a
2. 指定影片:森垣侑大監督,山崎佐保子原著(2018)。《跟爺爺說再見》(另譯:《聽說爺爺去世了》)。臺北市:采昌國際多媒體。
3. 葉光輝(2017)。《從親子互動脈絡看華人性格的養成》。臺北市:五南。請讀第一章的重點便利貼,頁29-33;第三章,頁85-122。
4. B. Bleisch著,彭意梅譯。(2018)。《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不談義務、不是責任,我們依然可以好好愛父母》。臺北市:商周。請讀頁40-57、66-82、96-116、164-189。
5. S. Keller (2006). “Four Theories of Filial Du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6 (223): 254-274.
6. 葉光輝(2017)。《從親子互動脈絡看華人性格的養成》。臺北市:五南。請讀第二章,頁38-77。
7. 曹惟純、葉光輝(2022)。〈孝道概念的心理學化與跨領域發展:從本土理論到全球應用〉。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本土研究取徑與理論》,頁233-270。台北市:五南。
8. S. Keller (2006). “Four Theories of Filial Du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6 (223): 254-274.
9. 曹惟純、葉光輝(2017)。〈從孝道外包到服務外購──以孝道雙元模型解讀臺灣家庭高齡照顧型態的當代演化〉。見胡台麗、余舜德、周玉慧(編):《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請讀頁370-393。
10. 葉光輝(2020)。〈服務外購化趨勢下的高齡照護內涵與政策研究方向〉。《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1(3),30-35。
11. R. J. A. Chou (2011). “Filial Piety by Contract? The Emergence, Implement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Family Support Agreement’ in China,” The Gerontologist, 51 (1): 3-16.
12. 葉光輝(2017)。《從親子互動脈絡看華人性格的養成》。臺北:五南。請讀第四章,頁128-167。
13. 何文澤、葉光輝等(2017)。〈適當表達:親子衝突中的情緒精鍊〉,《本土心理學研究》,48,頁57-119。
14. 史丹佛棉花糖實驗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4WF3cSd9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xf1BTyKz4
15. J. M. Calarco (2018). “Why Rich Kids Are So Good at the Marshmallow Test,”
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18/06/marshmallow-test/561779/.
16. J. Haidt,姚怡平譯(2012/2015)。《好人總自以為是》臺北市:大塊文化。請讀頁56-88。
17. P. Bloom,陳岳辰譯。(2017)。《失控的同理心》。臺北市:商周。請讀頁83-145、203-216。
18. 張思嘉、楊淑娟(2022)。〈華人的愛情與婚姻觀之歷史演化〉。見孫蒨如、葉光輝、李怡青(編):《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自我、人際與家庭篇》,頁165-195。台北市:五南。
19. 利翠珊(2022)。〈婚姻調適與經營〉。見孫蒨如、葉光輝、李怡青(編):《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自我、人際與家庭篇》,頁197-215。台北市:五南。
20. M. Baddeley著,洪夏天譯(2018)。《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臺北市:商周。請讀第二章。
21. 袁源隆(2017)。〈重做「米爾格倫實驗」:人們總是服從權威〉,
https://www.cup.com.hk/2017/03/16/milgram-experiment/。
22. 許詩淇、簡晉龍(2022)。〈親疏與尊卑:華人的人際關係與互動〉。見孫蒨如、葉光輝、李怡青(編):《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自我、人際與家庭篇》,頁343-380。台北市:五南。
23. 童涵浦(2021)。〈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的政治經濟學與心理學:跨國經驗的探究〉。見《王道永續指標2021年報告》,頁46-47。http://www.wangdaoindex.org/xmfile?xsmsid=0I236555486011189862
24. Das, M. (2020).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tigma and its implications – Observations from COVID-19. Available at SSRN: http://dx.doi.org/10.2139/ssrn.3599764
25. Bhanot, D., Singh, T., Verma, S. K., & Sharad, S. (2021).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8, 577018. https://doi.org/10.3389/fpubh.2020.577018
 
參考書目
二、 延伸閱讀之參考書單:
請參閱課程大綱檔案之說明。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每周課堂參與 
30% 
每周課堂針對老師指定討論議題,分組進行討論,然後將討論結果摘要,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的篇幅上傳到公共討論區,供其他組別成員參考討論結果。上傳時間為討論當周周日中午十二點前上傳繳交。 
2. 
兩次個人報告 
30% 
修課同學每人皆需繳交兩次個人心得報告,個人報告作業是在每一主軸下分別選擇課堂中介紹的相關主題撰寫心得報告,內容形式不拘,可以是:當週指定教材或參考書單中任一文章的閱讀心得、當週課堂討論問題的延伸思考、當週課程內容與課堂討論重點的個人想法等。個人心得報告繳交期限:11月3日前繳交第一篇、12月8日前繳交第二篇。 
3. 
期末小組報告(口頭及書面) 
40% 
課程第二週每人需完成小組分組,每週小組討論及期末小組報告皆以此分組為準。期末小組報告為專題研究形式,各組可從課堂中任選一項涉及倫理決策或行為、人際困境的相關議題,亦可分析跨週次或跨主軸的綜合性議題(如:由高齡父母照顧安排問題引發的家庭衝突)來報告。專題報告的內容要求或分析重點將於課堂上另行說明。每組口頭報告時間約25-30分鐘(需製作投影片並於報告前一天上傳檔案),另留15-20分鐘Q&A時間,由老師、助教與他組同學提問或給予意見。小組報告的書面報告則於口頭報告後一週內繳交,需將口頭報告時收到的回饋意見整合至最後的書面報告中。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9  中秋連假(自行預習)。
1. 閱讀課程大綱,了解課程重點與涵蓋主題
2. 可先觀賞第三週指定電影 
第2週
9/16  課程導論:
 課程兩大主軸安排與修課要求
 心理學如何討論倫理相關行為或決策
 華人文化中倫理∕道德運作的重要脈絡 
第3週
9/23  主軸1簡介:家人是什麼
 家人關係運作特徵
 各種家人角色關係彼此扣連家庭系統與鑲嵌在家庭生命週期下的個人生命歷程
 當代重要家庭議題
 確定分組名單 
第4週
9/30  主軸1-1:親子互動關係對子女性格發展的影響
 親子互動如何影響華人子女的性格養成
 青少年子女的自主性發展歷程
 文化反思:直升機父母是華人社會特產?華人家庭文化壓抑子女的自主能力發展? 
第5週
10/7  主軸1-2:親子關係中的子職(西方文化觀點)
 西方倫理學對子女義務的四種理論觀點
 文化反思:西方成年子女沒有照顧年老父母的壓力? 
第6週
10/14  主軸1-3:親子關係中的子職(華人文化觀點)
 從心理學角度理解華人的孝道運作
 以孝道心理學統整西方倫理學對子女義務的四種觀點
 文化反思:孝道研究的興起與全球化 
第7週
10/21  主軸1-4:家庭照顧的商業化與法律化
 照顧的本質與老人照顧的特殊性
 老人家庭照顧商業化的可能利弊
 老人家庭照顧立法化的可能利弊
 文化反思:東西方文化中成年子女贍養責任法規的復甦與擴張 
第8週
10/28  主軸1-5:如何理解與轉化親子衝突
 建設性衝突概念
 青少年親子衝突特徵
 成人親子衝突特徵
 文化反思:華人常見的親子衝突因應方式與衝突正向轉化歷程 
第9週
11/4  主軸2簡介:人我關係
 社會心理學領域中主要的人我關係議題
 影響個體社會生活的重要心理能力:棉花糖實驗與延宕滿足
 文化反思:延宕滿足能力促進社會成就 
第10週
11/11  主軸2-1:我群/他群之分與道德/利他行為
 偏見、刻板印象的社會功能
 道德判斷與勸人向善源自理性?
 同理心的內涵與運作
 文化反思:華人的人我界線與道德行為 
第11週
11/18  主軸2-2:伴侶關係
 西方的愛情三角理論
 華人伴侶關係的運作模式:緣、恩情、忍讓
 文化反思:當代華人已全面趨向西化的愛情觀與婚姻觀?東、西方的愛情觀或伴侶觀同樣重視友誼關係基礎? 
第12週
11/25  主軸2-3:從眾行為與服從權威
 團體壓力與從眾
 情境的影響力:服從權威的經典研究──Milgram電擊實驗
 文化反思:華人關係運作中的差序格局與權威服從  
第13週
12/2  主軸2-4:文化與疫病因應:以新冠肺炎作為範例
 文化差異對防疫心態或模式的影響
 Covid-19相關汙名 
第14週
12/9  期末口頭報告各小組分組討論 
第15週
12/16  期末小組口頭報告(一) 
第16週
12/23  期末小組口頭報告(二)